心有星光 | 正确运用你的“两个手指”训练孩子【第7期】
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部有一位来自梅州的小患者,是个5岁的男孩,他有自闭症,而且,“一言不合”就抓他奶奶的脖子。

有一天,儿童神经专科主任医师罗向阳教授来查房,发现他正在抓自己奶奶的脖子,罗教授立马上前警告他:“不能抓。”可是,孩子没有停止抓奶奶的动作,不管是单纯地不听劝,还是听不懂,这种行为是不能容忍孩子继续的。罗教授抓住他的手,打了一下,坦然地放开,并严肃地说:“不能抓奶奶!”才说完,孩子又伸手去抓奶奶了。罗教授更加严肃地拉住孩子的手,摆到他的眼前再打了一下……罗教授用同样的方法制止了他几次后,他没有再抓奶奶的脖子,而是趴到奶奶身上哭了。罗教授说:“哭,没关系,不抓奶奶就是好孩子。”

 

 




 

 

第二天早上,罗教授再次去查房,小男孩没有再抓奶奶了,而且见到罗教授也并不害怕。他知道了,只要他不抓奶奶,罗教授就不会怪他。这表明孩子已经受到清楚的指导了。

治疗自闭症儿童,要双管齐下,其中一条管道就是行为训练,罗教授主张运用“两个手指”引导孩子——用“拇指”鼓励、认同孩子,用“食指”指引、惩罚孩子。







 

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行为引导时,由于其存在社交、语言等方面的障碍,我们的力度可能需要大一些。罗教授表示,相比一般的孩子,制止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的难度往往更大。其有攻击性、有害的行为,必须及时制止,但对这些孩子,食指指令、语音指令可能起不了作用;也许这时,打就成了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。

要达到教育目的,打也是要讲究技巧的,罗教授强调只能“用你的手打他的手”。具体来说,首先,这种手段一定是尽量少用的,仅用于孩子主观犯错误,做出了必须要大人制止的破坏行为之时。其次,打的部位要讲究,只打孩子的手掌,因为孩子往往是手犯错;更为重要的是,大人通过打孩子的手掌,可以清清楚楚地惩罚他,把一种威严性、震慑力展现在他面前,让他明白:大人打的是他的错误,而不是单纯打他,对事不对人。第三,只用手来打,不能用器械,否则就与体罚、家暴没有区别了,用手打有几个好处:一是及时,能够在孩子犯错时立刻执行;二是安全,不会打伤孩子;三是可以打出气势,出手的速度、高度都可以控制。

 

罗教授还讲道,当孩子做得好时,很多父母都知道用拇指表扬;但是当孩子做得不遂人意时,只要他没有主观犯错误,也没有人规定他不能那样做,父母都应该用拇指去接受、包容他,比如孩子在地上玩,虽然不太卫生,却没人说这是错的,这时父母甚至可以陪孩子一起玩,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。

通过这样的教育,可以让很多自闭症孩子,在“不懂事”的时候变得懂事。